健康科普
同宗同源同一物,不同功效差别大——姜家族
发布时间:2022-04-21   来源:中西医结合医院   浏览:2765

  中药的神奇不仅体现在疾病的治疗上,更体现在中药的来源上。同一株植物,不同入药部位具有不同的功效,同一植物同一入药部位,不同的炮制方法也有着不同的功效,比如姜家族。

姜,作为常用药食两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其药用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著。姜属于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将其分为生姜、干姜、炮姜、炮姜炭和生姜皮五种中药,其功效也有所区别,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姜”的功效。


一、生姜

作为中华美食重要的作料之一,既有去除鱼肉类的腥味的作用,又可解鱼蟹毒。而在中医药界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生姜属于姜科,是除去根须和泥沙的姜的新鲜根茎,一般与秋、冬二季采挖。按照中药功效分类将其分为风寒解表药;性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

解表散寒:用于风寒感冒。

温中止呕:用于胃寒呕吐,素有“呕家圣药”之称,常用于配伍治疗各种呕吐。

化痰止咳:用于寒痰咳嗽。

使用注意:生姜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风寒感冒居家小妙方——红糖姜汤

材料:生姜、红糖、葱白、水

方法:将生姜、大葱洗净切片与红糖一起加入水中,大火煮10分钟左右,温服。

功效:该方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即可驱寒暖胃,又可解表散寒。




二、干姜

生姜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后称为“干姜片”。生姜制成干姜后其化学成分稍有不同,主要集中在挥发油成分中。在功效上,与生姜相比,辛散之性减弱,温里作用增强,主要用于治疗里寒证,所以在功效分类中,干姜属于温里药,性味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

温中散寒:常用于治疗腹痛、呕吐、泄泻等脾胃寒证。

回阳通脉:干姜常与附子配伍使用,治疗亡阳证,如四逆汤。干姜与附子同用除有协同增效作用之外,还可以利用其大辛之性而解附子之毒。

温肺化饮:入肺经,治疗寒饮咳嗽。

使用注意:本药辛热燥烈,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用。

经典方剂:

理中丸

组成: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

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等。

四逆汤

组成:附子、干姜、炙甘草。

功效: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主治: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三、炮姜

干姜进一步加工,砂烫至鼓起。干姜所含辛辣成分较生姜为多,炮姜中多糖、总酚、黄酮的量高于干姜,随着化学成分的改变,其功效也有了相应不同。从功效上分为温经止血药。性味辛、热,归脾、胃、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止泻的功效。

温经止血:常用于虚寒型出血,是脾阳虚、脾不统血等出血证的首选药。

温中止痛止泻:用于脾胃虚寒腹痛、腹泻等证。

使用注意:孕妇及阴虚有热者禁服。

经典方剂:

生化汤

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

功效: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产后瘀血腹痛。产后血虚寒凝,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四、炮姜炭

炮姜炭是干姜的另一炮制品,与炮姜相比,其二者功能有异,且两者炮制方法、程度上也有较大差异。炮姜多利用辅料,炮制时间短,注重药物的膨胀度,意在除去部分挥发油,偏于温中。姜炭炮制火力大,制品炭化多,注重药物之颜色,意在炒炭存性,偏于止血。这便是二者的根本区别。炮姜炭功效为温经止血,温脾止泻。

温经止血:主要用于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

温脾止泻:用于阳虚泄泻。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及孕妇慎服。

经典方剂:

阳和汤

组成:熟地、肉桂、白芥子、姜炭、生甘草、麻黄、鹿角胶。

功效: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或贴骨疽、脱疽、痰核鹤膝风等属阴寒证者。



五、生姜皮

姜皮作为姜的根茎外皮,味辛、性凉,药性与生姜相反,当然其功效也不同。《医林纂要•药性》:“姜皮辛寒,凡皮多反本性,故寒。以皮达皮,辛则能行,故治水浮肿,去皮肤之风热。姜发汗,则姜皮止汗,且微寒也。其功效为行水消肿,用于水肿初起,小便不利。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禁服。  

经典方剂:

五皮散

组成: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

功效: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脾虚湿盛,气滞水泛之皮水证。


对于姜家族中药来说,素有“生姜能走不能守,干姜能走又能守,炮姜能守不能走”的说法。炮姜既没有生姜的辛散之强,也没有干姜的大热,性质平和,守的力量更强一些,能够入营血,以温中止血作用见长,而炮姜炭与炮姜相比更偏于止血。生姜皮作为姜家族唯一一个性凉的中药,可以根据姜皮的药性和具体的病症来判断在汤剂煎煮中加入生姜时是否需要去皮,让生姜的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文图/李静  审核/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