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立夏养生,当专“心”
发布时间:2023-05-06   来源:中西医结合医院   浏览:1586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转眼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立夏,如期而至。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是标志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重要节气。立夏时节之后日照时间会明显增加,而且气温也会逐渐升高,雷雨增多,此时农作物都已经进入了茁壮生长阶段。

一、夏令特点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夏令三伏,自然界烈日炎炎,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机体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生理特征。

二、夏宜养心

中医常讲夏养心,因心主火,心通于夏气。一年之中,心与夏的关系最大。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热扰心神,使人心烦易怒,坐卧不安。而此时,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相应心脏的负担也会加重,心脑血管病患者很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病症的复发和加重。因此夏日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避暑,避免重体力活动,减轻心脏负荷,注意午休,安养心神,保持情绪通畅。其次,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汗为心液所化生,血汗同源,大量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气随汗脱,若出现上述症状可口服生脉饮对症治疗。

三、夏日起居

夏三月,炎热天气为主,在起居上,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中午暑热倍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

精神方面应主动调节情志,避免过怒烦躁,避免情绪抑郁,保持神清气爽。

适当使用制冷通风设备:空调制冷温度应调在25~26℃,夏季炎热,室外活动后毛孔(玄腑)开放,迅速进入室内低温环境,寒邪容易侵袭人体肌肤易发生咳嗽、发热等外感疾病。

可常服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增强抵抗力。过低的温度使扩张的血管急剧收缩,血流量下降,血压上升,心脑等重要脏器缺血、缺氧易诱发心绞痛、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四、夏日常见病食疗

(1)高脂血症:荷叶粥取新鲜荷叶一片,洗净切碎,放入纱布袋中水煎,取浓汁150毫升,加入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每天早、晚食一次。荷叶气香微涩,有清热解暑、消烦止渴、与粳米、冰糖煮粥香甜爽口,是很不错的清热解暑调脂良药。

(2)失眠:绿豆酸枣仁粥绿豆有清热、解毒、祛火之功。酸枣仁有养心安神助眠之效。取酸枣仁30克煮水取汤,加绿豆300克同煮成粥,早晚各食一碗,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能使人们保持一个心境平和,神清气爽的良好状态。

(3) 心衰病:山药粥 夏季容易出现四肢无力、困倦、腰膝酸软的情况,可以服用山药粥缓解这些症状。山药含有丰富的钙和黏蛋白,能够抑制甲状腺旁素的过度分泌,保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状态,从而起到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快速改善四肢无力的症状。铁棍山药50克,粳米或者其它米30克一起煮粥食用,每日1次。

(4)高血压:
夏季气温过高,闷热、雷雨、大风等天气骤变易出现血压升高、头痛等症状。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节制冷饮,注意休息。芹菜 取连根芹菜12克,粳米250克。将粳米淘洗后煮成粥,加芹菜(连根洗净切碎)再煮沸方可。此粥存在清热止痛之功,实用于肝火而致高血压、头痛者。

总而言之夏季在饮食上,要注重健脾益气,少食苦寒,节冷饮,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冰镇水果,冰镇啤酒,肉食、海鲜等,宜食鱼、蛋、奶、西瓜、黄瓜、冬瓜、玉米、豌豆等。此外,酸味收敛,可固护体表,防止出汗过多伤气损阳,故可多选用酸味食物,如杨梅、草莓、西红柿、酸梅汤、豆类及其制品;咸味食物则可帮助机体补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故应及时补充。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夏日食姜也是“春夏养阳”理论的实际应用。

上海曙光医院安徽医院心内科长期开展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防治工作,拥有医护2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拥有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1个,省级心衰诊疗中心1个。院内制剂、验方坎离颗粒、芪附益心方、二陈真武汤、益肾活血解毒汤等历史悠久。(杜朝阳/文  刘永明/审核)